
2024-12-21 23:26 点击次数:88
我想如果李奇微没有走马上任来到朝鲜战场,美军的第八集团军早晚会被彭德怀全部吃掉。
沃尔顿沃克在车祸中死去,李奇微被派往朝鲜接任美军第八集团军的总司令职位,从这一刻开始,彭德怀迎来了他真正的对手。
彭德怀在朝鲜时期拍的照片
严格意义上来说,彭德怀真正的对手有两个,麦克阿瑟被调回美国后,李奇微接替了“联合国军”总司令的位置,如此一来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的职务又空了出来,在李奇微和马歇尔的极力推荐下,被艾森豪威尔视为“美国式英雄”的范佛里特走马上任,接替了李奇微原来的位置,此人的出现确实让彭德怀有点措手不及。
不过让彭德怀真正忌惮的还是李奇微,因为范佛里特的很多战术改变都是李奇微主导实行的,没有李奇微的大力支持,范佛里特是无法施展自己的军事水平的。
关于被彭德怀打回过国的麦克阿瑟,其实我一直认为他的指挥水平是很差的,搞不懂为什么美国人会将他列为名将之一,并且还将麦克阿瑟的排名拉得很高。
彭德怀率领志愿军部队进入朝鲜后,麦克阿瑟放出多个嚣张言论,态度傲慢至极,隐忍不发的彭德怀决定在战场上给予他沉重的打击。
彭德怀接连组织了第一次和第二次战役,各种精妙战术的配合彻底将麦克阿瑟打蒙了,曾经在世界各个战场叱咤风云的麦克阿瑟尝到了一个巨大的失败的苦果,他的无能指挥也引起了美国国会的震怒,李奇微正是在这个时候被派往朝鲜战场的,他的到来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接替麦克阿瑟的。
朝鲜战场上李奇微的照片
关于金日成的出场,比所有人都早得多,怎么样评价金日成呢?这个人作战指挥能力和彭德怀等人肯定是不能比的,但是他懂得运用一切眼前的资源,尽管很多时候他对毛主席的决定有抵触情绪,碍于眼前的形势,他也不得不答应。
首先,我认为朝鲜战争其实就是美苏争霸下的产物,1945年,二战胜利后,被日本奴役了三十年的朝鲜半岛也迎来了自己的独立,当时暂定的政策是由美国、苏联、中国各自出一名代表托管朝鲜,美苏正是在朝鲜利益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
美国人选择扶持李承晚,苏联人选择扶持金日成,金日成和李承晚由此走上对立面,分别在北面和南面宣布独立,金日成的性格上是要维护国家统一的,他便向斯大林请示,想要攻打南朝鲜,统一朝鲜全境,斯大林对此完全同意。
金日成得到斯大林的许可后,采取了突然袭击的方式攻打南朝鲜,李承晚的部队完全招架不住,节节败退,这场大战持续了四五年,直到李承晚炸掉了汉江大桥,才靠一段落。
美国人自然不想看到南朝鲜被金日成统一,于是美国出兵帮助了李承晚,美国强大的军事实力面前,金日成的结果只能是不停战败,不但丢了之前占领的南朝鲜的很多要地,连自己北朝鲜的大片疆土也完全沦丧,甚至还丢了平壤。
毛主席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重视朝鲜问题的,唇亡齿寒的道理自古如此,毛主席的战略眼光一向精准。
彭德怀刚进入朝鲜的时候,金日成的心理活动是很复杂的,他一方面写信给毛主席求助,另一方面又不想失去整个战场军队的指挥权,一时间金日成不知道该如何自处,但是再难说的话还是要说出来,金日成见过彭德怀不久后,便提出了自己要指挥中朝两国军队的请求,这一点彭德怀当场就拒绝了,并将此事汇报给了毛主席,毛主席自然也不会答应。
彭德怀和金日成的合照
志愿军前期入朝的军队人数高达30万,比北朝鲜自己军队的人数要多,怎么可能让你金日成完全指挥呢?
对此金日成想要寻求斯大林的帮助,斯大林也支持毛主席的想法,最后才确定了彭德怀是中朝军队的最高军事指挥官,不过毛主席考虑到金日成的感受,答应可以让他完全指挥自己的部队。
其实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金日成是个很强势的人!
好了!我们继续说回李奇微,他接替了麦克阿瑟以后,正好是彭德怀准备发动第三次战役的时候,我认为李奇微的能力比麦克阿瑟高出不止一个档次,他上台后,发布了几条重要命令:
解决美军第八集团军士气问题,李奇微发现,前两次战役中,美军的大多数伤亡出现在和志愿军阵地争夺战中,麦克阿瑟当时下达的命令是不准撤出阵地,要死死守住每一个阵地,李奇微改变了这条命令,他告诉全军导航伤亡过大时可以撤出阵地,除非有另外的死命令,他将目光放在了消耗志愿军的兵力上,不去在乎阵地的得失。美军第八集团军听到这个命令后,士兵眼中放出光芒,士气上恢复了不少。 李奇微制定了“磁性战术”,这个战术就是让装甲部队和空军相互配合穿插,将士兵通过飞机投放降落到志愿军的大后方,这个战术确实有厉害的地方。 李奇微命令所有防御阵地全部往后压缩,以50公里为界限设立一道防线,这样的纵深搭配就是为了防止志愿军战士短距离迂回。不过李奇微的这几条改变一直到第五次战役才开始发挥威力,现在我们要说的是第三次战役,那么为什么这些战术没有在第三次战役中发挥出效果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李奇微的搭档南朝鲜军队太弱了!
第三次战役是在“三八线”南面打响的,我军的三十九军和四十军两个军由两翼前进,猛攻美韩联军的200公里防御阵地。
第三次战役我军进军路线图
这次战役是彭德怀与李奇微的第一次较量,也是李奇微新战术的第一次运用,彭德怀很快发现美军的阵地战和以前不一样了,每个阵地上驻守的美军数量比之前少了很多,同时增加了大量重武器,各个阵地之间的火力相互交叉,构建出的火力网很强大。
李奇微的这一改变确实让彭德怀吃了亏,但是彭德怀的反应也很快,他让第三十九军绕到敌人整个防线的东边,那里驻守的是南朝鲜的两个师,不是美国军队。
要说南朝鲜军队的战斗力,那真的是“战五渣”,可以用不堪一击来形容,当初一对一单挑时,他们就打不过金日成的北朝鲜军,面对志愿军,前两次战役已经被打得面目全非了!
这次也不会有什么例外,我军第三十九军刚刚发起进攻,南朝鲜的两个师就急忙撤退,我军猛追之下,南朝鲜的两个师溃不成军,四处逃散,就这样第三十九军成功在东线撕开一个突破口,大军长驱直入,配合在正面和美军交战的我军第四十军,准备包抄敌人。
李奇微是一个善于收集情报的指挥官,南朝鲜两个师在东线溃败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李奇微的耳中,他知道这次战役自己已经输了,他拨通了李承晚的电话,狠狠地教训了他一顿,立马下令全军后撤,最终这次战役以彭德怀取得完全胜利告终。
第三次战役胜利后,彭德怀下令全军就地休整,暂时停止一切作战任务。
彭德怀一向怀有仁义之心,他这么做的原因大致上可以概括为三个:
彭德怀心疼长期作战的志愿军战士,当时他们面临的环境很艰苦,长久的作战部队牺牲也不小,大家没能好好休息,因此彭德怀要让他们缓解疲惫。 美国和南朝鲜方面提出了谈判,在这个情况下彭德怀接到毛主席的指示,要为大局着想。 美苏之间矛盾加深,美国人有点破罐子破摔的味道,按照当时的国际形势,怕再打下去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彭德怀做了这个决定后,金日成有些不太能理解,他主动找到彭德怀说:“我们现在连续三次获得战役胜利了,应该乘胜追击,打过‘三八线’!”
对此彭德怀做出了很多解释,但是倔强的金日成坚持要出兵追击,彭德怀的性格大家是知道的,他有点生气,回了金日成一句:“要追的话你自己去追!我方绝不参加!”
毛主席和斯大林的合照
彭德怀坚决的态度让金日成没有办法,随后金日成联合了苏联在朝鲜的战争顾问一起分别向毛主席和斯大林汇报了此事。
金日成没有认清当前的形势,在这件事情上很快便吃了大亏,原本他以为毛主席和斯大林都会同意他的想法,没想到斯大林率先给出了不同意他的回复,并完全支持彭德怀的做法。
毛主席的回复更绝,他在电报中说道:“如果金首相坚持追击,我方人员不会参与,请金首相率领朝鲜人民军前去追击!”
金日成看到毛主席和斯大林的回复后很是失落,但是他还是决定追击李奇微,彭德怀一再苦劝说道:“金首相!你不能太低估李奇微,这次对阵我能看出此人军事水平不简单,你贸然追击,容易被他打伏击!”
金日成这个时候听不进彭德怀的话,回去后他便命令手下的一个师前去追击李奇微,最后真的被彭德怀言中,金日成的部队遭到了李奇微的伏击,损失惨重,从此以后金日成对彭德怀的建议开始重视起来,也对彭德怀的战略眼光十分敬佩!
朝鲜毛主席彭德怀李奇微金日成发布于:河南省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Powered by 大发最厉害带赚回血出名的团队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