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12 15:36 点击次数:179
自唐朝开始,随着中外频繁的文化交流,日本书坛水平,普遍得到提升,早在“遣唐使”来朝之前,日本书道虽已产生,但是功力、气貌偏差,没有深厚的根基支撑,风貌十分单调。
图片
“遣唐使”购回名帖,以及学习笔法,回国传授之后,日本书法才有显著提升,用笔沉着有力、灵活自然,格调也更加多元,甚至江户时期和幕府末期,个别日本书家的水平,超过国内名家。
图片
比如“幕府三笔”之一的卷菱湖,就是日本书坛“顶级鬼才”,笔法达到唐人水平,现在我们详细了解一下,众所周知,宋朝的“靖康之难”,导致皇室所藏的诸多珍宝,被抢夺出宫。
图片
书法自然在列,晋唐的名家真迹,几乎消失殆尽,即便后世费力搜寻,依然找回不多,米芾曾说“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纸本保留墨法,精微的细节处理,还有书家情感,与流转其中的意韵。
图片
古人笔法本就高深,若想尽数悟透,必须观察这些细节,元明清可供参考的墨稿,实在稀有,可圈可点的高手,自然没几个,反观日本书坛,纸本妥善保存,学者得见真迹,掌握正统古法。
图片
卷菱湖就是如此,他只学晋唐法帖,不受其他风格侵扰,融合王羲之、颜真卿、张旭等人的笔法为一体,书法根正苗红,眼界远超赵孟頫、董其昌等人。
而且论就“学王”,其字把形态、神貌全部领悟,实力高过米芾,我们分析《细草千字文》,的确超越“宋四家”,王羲之看了都要竖大拇指。
图片
如名称所示,全卷使用细草,起笔空中取势,虚尖入笔,将提按顿挫、衄挫调锋等技法,玩转得出神入化,线条如钢丝般有韧性,牵丝引带间,似有电光流转,转折处更以“折钗股”的圆劲笔法,尽显艺术妙趣和质感,写出中华之美。
图片
这幅《细草千字文》是罕见的真迹传世,字口完整,点画润丽、清晰,能掌握最精准、最纯正的古人笔法,把此作尽数学会,能用其中的笔法,对照国内拓本,临摹其他名帖,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必备范本。
图片
经多方努力,我们对于卷菱湖《细草千字文》,进行1:1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微喷复刻工艺,与原作毫无二致,此品是手工经折装,装裱精美,使用翻折设计,便于临摹和查找。
图片
全卷加入现代字注解,帮助初学者识读,市面罕见,独此一家,比普通印刷品更加还原、细腻,墨色浓淡、笔法转变等细节,全都一览无余,见此品如见原作,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上一篇:2月11日阿拉转债下跌0.02%,转股溢价率54.48%
下一篇:没有了
Powered by 大发最厉害带赚回血出名的团队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